返回列表
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 >
超低温合金材料的研究方向与特性
发表于:2020-01-17 23:45:07

 “硬”和“脆”形影不离,它们好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在超低温下,合金材料的强度、硬度提高了,可是延伸率显著下降,也就是说,材料的塑性降低也就变脆了。当一个冲击力作用于超低温下的合金材料时,合金材料往往没有发生显著变形就突然断裂,断口比较粗糙,我们称它为脆性断裂。当然,这种现象并不是超低温下特有的现象,它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发生,只是在超低温下更容易发生罢了。为什么会发生脆性断裂?科学家们发现,这同合金的晶体结构有密切的关系。金属和合金是由无数小晶体组成的,晶体又由原子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堆积而成。金属原子的体积极小,直径只有几个埃,一立方厘米的金属中就包含有1023个原子。金属里原子的堆积都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样式,而且有规律地重复着。


 金属原子的空间、排列方式,主要有面心立方、密排六方、体心立方三种。研究结果告诉我们,在超低温下发生脆性断裂的,主要是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,前面提到的碳素钢就属于这一类;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不会发生脆性破坏,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,有的会发生脆性破坏,有的则不会发生。一般来说,脆性断裂是金属或合金被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,在这个温度以上是韧性断裂,在这个温度以下是脆性断裂。这个“韧性脆性转变温度”的大小,不但因金属、合金的种类和成分而异,而且跟它们的受力方式有关。我们应该重视超低温下脆性断裂的研究,因为许多突然破坏的事故都是由它引起的。在使用的超低温下具有足够的韧性,这样的金属才有资格称得上是超低温合金。


  前面已经说过,金属长时间反复受力(尽管这个力可能远小于金属的强度极限)会发生疲劳现象。在超低温下,这种疲劳现象更容易发生。据统计,在超低温下金属结构发生的破坏性事故里,有百分之八是由疲劳引起的,我们应该给予必要的注意。超低温合金在超低温下的受力变形情况也很特殊,在某一温度以上,你给金属加力,使它伸长,加力越大,拉伸越长,这个载荷一伸长曲线是圆滑的。有意思的是,到了超低温领域里,超低温合金的这条载荷一伸长曲线却从某一点开始变成锯齿形的了。这就是说,你拉伸超低温合金,开始也是载荷越大,伸长越长,但是拉到一定程度,它会“自动”伸长,载荷变小,接着又按正常规律变化,达到一定程度,它又“自动”伸长,载荷变小,这样忽高忽低地受力变形。这情况当然同金属内部结构有关。在超低温下,金属的位错移动困难,变形只能够在特定的滑移面上进行,原子扮排列方式在瞬间发生改变,这样自然就会出现“自动变形”一娄的情况了。当然,导致锯齿形不连续变形的原因还有很多,这里不再一一列举。此外,在超低温下,金属或合金的一些特殊性质,比如热传导率、组织稳定性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,这在选用超低温合金时也要注意。